第(1/3)页 太阳渐渐从东边爬上来,照耀在朱元璋的眼睛上,刺的朱元璋双目紧眯。 朱雄英笑着道:“老爷子,你就不能换个方向晒太阳啊?在把眼睛照坏咯。” 朱元璋呵呵道:“懒得动。” 朱雄英无语,去推着摇椅,给朱元璋换个方向。 朱元璋道:“咱老咯,这眼睛,很多东西都看不清咯。” 朱雄英随口道:“老了看不清不是正常么?还有年轻人就看不清东西的呐.…诶?等等!”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么,问朱元璋道:“老爷子,你是远处的东西看不清楚,还是近一点的看不清楚?” 朱元璋道:“远的啊!你这不废话么?近一点再看不清楚,那眼不是瞎啦?” 朱雄英解释道:“这你就不懂了,师尊前天和我说过,有一种近视叫远视眼.…算了,和您老说也不懂。” 嘁! 朱元璋双手抱着茶杯,咱不懂? 呵呵,说的像那么一回事,应该说是那么回事,毕竟咱爹说的。 算了, 不理你,咱自己晒太阳! 朱雄英此时的思绪,却乱飞了起来。 老爷子的寿辰明年正月十五就到了,如果能送个类似师尊所说的近视镜给老爷子,朱雄英觉得,可能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寿辰礼。 说做就做! 他匆匆和朱元璋告别,然后快速离开皇城,前往天云观。 等找到朱长夜,便开口道:“师尊,有没有方法,做出来您前天所说的近视眼镜?我….我有急用。” 朱雄英快速开口,喘息不止。 看起来很急。 朱长夜愣了下,旋即笑道:“送给你爷爷?” 朱雄英不好意思挠挠头:“对,到时候看看奶奶有没有近视眼,有的话我也想送。” 闻得此言,朱长夜眼眸闪烁。 这孩子,有心了啊…. 随后, 朱长夜开始深思起来。 制作近视眼镜,最需要的材料就是玻璃。 只是现在玻璃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历史上的玻璃,朱长夜如果记得不错,是在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从南番带回来的。 但也并不意味着,现在西洋海外就有玻璃产业。 玻璃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人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玻璃工业还没成熟,汉人能造出来的也只有琉璃。 到明朝中期的时候,李时珍就已经在《本草纲目》上,记录了玻璃的制造方法。 朱长夜虽然没看过本草纲目,但他看过《多能鄙事》,没错,就是刘伯温留下的史料! 他脑海中有一套完善的前朝史料。 刘基曾在《多能鄙事》中记载过:“黑锡四两,硝石三两,白矾二两,白石末二两,右捣飞极细,以锅用炭火熔前三物,和之;欲红如朱,欲青入铜……白则不入它物!” 换句话说,正史上能明确记录玻璃生产工艺的,实际就在明初,就是刘基这本书中记录的! 所以后世说玻璃,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于是很多人便认为这是舶来品,实则不然,这应当是我们老祖宗第一个发现,并且制造出来的技术工艺! 朱长夜从书房拿出笔墨纸张,将烧制玻璃的配方认真写在纸张上。 朱雄英走了过来,看着朱长夜在那到处起画。 很快, 他脸色有些微变,看着认真坐在石桌上写字的朱长夜,问道:“师尊,您在写什么?” 朱长夜回道:“你要的一些东西。” 阿这。 和这個有关么? 朱雄英也不懂咋制作的,他想了想,随后偷偷摸摸的来到朱长夜身后。 只是看到朱长夜写的东西的时候,朱雄英忍不住道:“师尊,您老这是….这是在炼丹?” 额…. 朱长夜愣住了:“孩子,什么意思?” 朱雄英道:“您老不是天师么,这看起来和炼丹差不多。” “这些东西,又是白矾又是硝石的,您老再整点黑炭,都能直接能炼火药了。” “您老这哪里是制作眼镜啊,这分明是制作火药!” 朱长夜闻言,无奈扶额:“雄英,你想错了,这是刘伯温的《多能鄙事》上的,说是制造玻璃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