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允炆道:“可是,黄老师待我真心实意,又是孩儿的老师,孩儿……孩儿不能什么都不做,这是不尊师道,薄情寡义,孩儿,孩儿不能如此绝情,不能袖手旁观。” 吕氏愣了愣,突然双眸一亮:“儿子!你说的对!男子汉大丈夫,遇到这种事,不能袖手旁观,你皇爷爷一直觉得你懦弱,去,去求你皇爷爷,求他赦免黄子澄!” “不管能不能成,你在你皇爷爷眼中的印象,都会被高看。” “平常不争,但尊崇师道和孝道,若是再不争,你皇爷爷会更对你失望!” “孩子,娘刚才方寸乱了,你说的对!寻个机会,去找你皇爷爷!” 朱允炆重重点头:“儿子听娘的!儿子明白了!” …… 春雨淅淅沥沥,冬日的萧索,渐渐被春日的勃勃生机取代。 杨尚书趁着油纸伞,心有余悸的朝牢房走去。 今天的朝堂局势,是真正的瞬息完毕,从释放朱雄英,到杀朱怀正国法,到逮捕黄子澄如诏狱。 每一种声音,鱼龙混杂,铿锵有力。 可谁又能想到,这最终的结果,会是黄子澄被下了诏狱? 朝堂百官臆想非非,很难琢磨的透老爷子在打什么算盘。 尤其在散朝之后,左都御史暴昭的求见,更令洪武初年的这场大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没人知道老爷子接下来会做什么,但所有人又都心惊胆战的知道,事情远还没结束! 刑部尚书杨靖撑着有智商,面色复杂的来到牢房外,站在牢房外,他踟躇很久。 无论如何,皇上偏袒朱怀,很偏袒朱怀,这件事毋庸置疑,别人或不知道,杨尚书一定感同身受。 说不通啊! 究竟什么原因,或者那朱公子有什么魔力,才会让大明天子,万民君父的朱元璋如此重视他? 杨靖站在雨中思考了许久,都没想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需要释放朱怀了。 虽然老爷子没说这事,但杨尚书可不是傻子。 这事儿,不需要朝堂再下定论,也不需要三法司商量什么,一定是先放了朱公子,再由三法司结案,还朱怀一个清白身。 一个杀人案犯,却能最终做到完美脱罪,百姓固然占了很大的作用,但更多的一定还是朱元璋的默许。 杨靖深吸一口气,收起雨伞,朝牢房内走去。 这四天,也是让这小子受苦……额。 杨靖刚这么想着,就看到朱公子的牢房床上……还,还躺着个小娘子。 四目以对。 有些尴尬。 杨靖嘴角抽了抽,瞥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徐妙锦,装着没看到一样,对朱怀道:“朱公子,你可以出去了。” 朱雄英愣了愣:“出狱?” 杨靖点头,“嗯。” 朱雄英不解:“为啥?” 杨靖:“……” 说实话,很无语。 第一次看到有人出狱,还扭扭捏捏的? 他耐着性子抱拳道:“朱公子高义,今日金銮殿大朝会,上万封血书洋洋洒洒的洒满金銮殿,几百名受害者,跑到奉天殿大门前,跪着求皇上释放于你。” “民之所向,本官又怎可能站在民之背面?上一个这么干的,是黄子澄。” 杨靖笑笑,轻描淡写的道:“呵呵,已经进北镇抚司诏狱了。” 嘶! 朱雄英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惊讶之余,心里更多的是感动。 大明的百姓,果真……没有让自己失望! 我的袍泽,也没有让我寒心! 民心所向,大义所在,朱雄英一直对百姓有信心,也相信大明的百姓有能力救自己于危扼! 老爷子一直教诲自己说要理解百姓,扎根百姓,深入百姓,不要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因为这些泥腿子的存在,才会让一部分人高高在上。 所以当你身居高位,就更要感同身受的爱护他们,为他们着想,百姓活不易,自古来,汉家百姓爆发的能量,能颠覆任何一个王朝,这点事儿,又算得什么? 所以朱雄英一点都不吃惊! 他看着杨靖,抱拳道:“我明白了,谢谢杨大人,我这就出去。” “杨大人有空见到我家老爷子,也替我到个谢,他一把年纪了,还在为我奔波,想来这件事也没少出力,小子心里有愧。” “阿?” 杨靖愣了愣,惊愕的盯着朱雄英,颤声道:“朱,朱公子……呵呵,你家爷爷,是?” 朱雄英笑了一声:“秘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