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连握笔,老爷子都有些握不住了。 他怕出什么意外。 他怕如果自己突然走了,皇宫会出大乱子! 他要立遗诏! “咳咳。” 老爷子握笔的手在颤抖。 郑和看着心疼,撕声道:“太爷!别写了,先休息,咱先休息!” 朱元璋瞥了一旁关怀备至的郑和,有气无力的道:“咱要立太子朱标称帝,然后立你家爷为……为……第三代皇帝,你不高兴?” 郑和哭泣摇头:“太爷,先不写了,先休息好身子……” 哎! 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呀! 朱元璋有些动容。 当初朱雄英收养的这小太监,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 朱元璋暗暗都记在心里。还有一个太监陈洪,呵呵,在咱生病的时候,通风报信,咱也都记在心里! 他握着笔,颤抖的准备下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哭泣声。 “皇爷爷!” 声音很大,是朱允炆的声音! “皇爷爷,您保重身子啊!先休息,先休息呐!” “孙儿,孙儿不孝,孙儿跪请爷爷休息!” 朱元璋愣了愣,外面这孙子,甚至还不如旁边这小太监对自己真心实意! 朱元璋心里悲凉一片! “咳咳咳。” 郑和赶紧搀着朱元璋:“太爷,咱先休息,先养好身子,您老一定不会有事!万事都不着急!” 朱元璋有气无力将笔放下,刚提起来的气,被朱允炆一闹,彻底消散,再也握不住笔,只能无声嗯了一下。 谨身殿外。 蓝玉等人面皮抽了抽,看着朱允炆,目光有些狠厉。 恰在这时。 有小旗急促而来,走到李景隆面前,耳语道:“李大人,工部秦尚书说有掉脑袋的事,要您立刻放他进宫!” 李景隆眉宇紧蹙。 他帖耳对蓝玉说了一句,蓝玉点头:“去看看怎么回事,速去速回!” …… 入夜了,春雨越来越大。 李景隆也没有打伞,急促的朝午门走去。 侧门外,秦尚书被五军都督府的兵马拦在门外,焦急的乱转! 此时的秦尚书,额头上全都是冷汗。 没多大一会儿,李景隆火急火燎走来,见到焦急的秦达,便问道:“秦尚书,究竟什么人头落地的事?” 秦达看了一眼李景隆:“宫内是不是出事了?” “皇爷是不是出事了?” 李景隆愣了愣,此时也不隐瞒,脱口道:“你怎么知晓?” 秦达双手狠狠砸着:“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李景隆蹙起英眉:“你究竟知道什么了?” 秦达咬牙:“疟疾!” 疟疾?! 李景隆神色顿变! 这瘟疫他是听过的! 疟疾几乎是数十年发作一次,平时虽偶尔有爆发,可每一次大爆发,都极为可怕。 这种疫情不只是在云贵、广西等地,且高发的,往往是在军中。 “什么意思?” 李景隆浑身打了一个寒颤! 秦达道:“皇爷可能感染了疟疾。” “什么?!” 李景隆惊呼,“少踏马扯淡!” 秦达面色凝重:“曹国公,你觉得本官敢拿皇爷说笑?” 李景隆抓着秦达:“边走边说!快!” 李景隆心跳如雷! 如果皇上老爷子真有什么不测……李景隆打了个寒颤。 李景隆焦虑的迈着步伐,两人走在雨中,浑身被淋成落汤鸡,却都浑然不顾。 “你和我好好说说!老爷子好好的怎么就染上疟疾了!” 李景隆心急如焚。 秦达咬牙道:“瘟疫源头是从交趾传来的。” “有一批护送铁梨木的官兵,再来之前就感染上了疟疾,那时候他们都以为是风寒,就没在意。” “中途他们将感染疟疾的军兵放在宁波卫治疗,然后另一群军兵护送铁梨木在昨日抵达了火器监。” “而今天,老爷子恰好去火器监视察,于是乎……就赶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