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爷子转头,也用衣袖抹了抹眼泪。 “咱有你养老送终……他们没有。” “世人常说养儿防老,为什么呀?就是因为见惯了这种场景。” 朱雄英深深吸口气。 转头道:“我去……修坟!” 声音不大,有些自责,有些辛酸。 天空下起了雨。 山地就是如此,刚才晴空万里,这会儿大雨瓢泼。 朱雄英走出去。 站在篱笆栅栏外,僵着身子,定睛朝窗子内看了许久许久玩。 而后,才提着铁楸,在雨中开始疯狂的挖着泥土。 人世间是有真爱的,但能携手到死那一刻而不分离,却是很少的。 他们做到了,他们是幸福的。 今年,四月初一,立夏,中雨。 钟山脚下风雨大作,天空黑鸦鸦的,显得十分压抑。 朱雄英拿着铁楸,在雨中挖着腥湿的泥土。 老爷子从茅屋内拿了一把油纸大伞,默默的在一旁给朱怀撑着。 人有生老病死,都逃不过自然规律。 看着屋内老农恩爱至死,或许到这个年纪,已经没了爱情,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亲情和回忆。 等朱雄英掘好坟墓之后,又默默的走进屋内,将两名老人苍老的身躯给背过去。 人生一世,归根之后,不过三尺黄土。 朱雄英再次默默的抬起铁楸,一点点将黄土洒向两名依偎在一起的老农尸首上。 气氛有些沉默,朱元璋默默的站在一旁给朱雄英撑伞。 黄土高扬,两名老农的尸首一点点被黄土掩埋。 “要刻个碑吗?” 朱元璋轻轻的在一旁呢喃。 朱雄英摇头:“算了,两位老人家到死都相依相偎,也没有子嗣留在世间,纵刻碑文,又给谁凭吊。” “我知道这地方,逢年过节我会来拜祭的,这就够了。” 雨下的有些大,道路泥泞难走,朱雄英从朱元璋手里接过雨伞,道:“爷爷,您累了吧,我来打。” 朱元璋点头,背着手抬头望向远方,道:“前面乡村小道难走,今天就不去祭其他人了。” 朱雄英嗯了一生。 雨地路滑,他也怕老爷子磕着碰着,外面的雨越来越大,朱雄英道:“我们先进去躲一会儿雨。” 朱元璋点头:“嗯。” 屋内十分破败,朱雄英搬了两个小马扎,爷孙二人就坐在门前,听着雨拍泥泞,看着山雾缭绕。 朱元璋目光有些沉重,唏嘘道:“他年之后,咱也会归墟黄土……” 他默默的看了朱雄英一眼:“咱当时知道自己快死了,你知道咱在想什么?” 朱雄英勉强笑着:“老爷子,您就别吓唬我了,那晚真把我吓坏了。” 朱元璋叹息道:“咱知道自己快死的时候,啥也没想,就是放心不下你,所以大晚上的就来找你了,咱希望生命的最后一程,是和你一起度过的。” 朱雄英道:“老爷子,您别瞎说,您一定会健健康康,长命百岁的。” 朱雄英想了想,挤出一抹笑容,声音有些沉重:“我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或许只有经历苦厄之后,才会知道有些来之不易的情感多么珍贵,我庆幸我是活在大明,我也庆幸遇到了老爷子。” 朱元璋微微一叹:“咱对不起你,没照顾好你。” 朱雄英摇头:“爷爷,您老对我恩情如山,怎会没照顾好我呢?” 朱元璋默不作声。 “大明的地方政府,还有很多地方管理不到,如果他们能尽点心,这对老农也不会悄无声息的就这么死去。” 朱元璋目光深沉的看着远方,“这个大明,依旧还有许多地方治理不到位,大潮流之下,有些百姓始终顾及不到,等来年,大明还要丈量土地、清查人口。” 朱雄英点头:“嗯。” 朱元璋微微看了一眼朱雄英:“治理家国不容易,不出来走走,很多问题是发现不了的,常坐在深宫,看到的永远都是冰冷的文字奏疏,那些东西没啥用,地方官府想粉饰太平,那咱大明就是太平的,百姓就是安居乐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