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种事急不得,需要布政司给与最全面的考量,还需要和都指挥使司协商,尽最大可能的护卫西南官道和互易区的安全。 除此之外,税收依旧是重中之重。 交趾布政司还需要一个精通税务的人。 商业网搭建之前,必须要将商业税收给规定的板板正正,一点不能马虎。 税收,税收!人才……还是缺人才! 交趾需要一个精通税务的人过去,可是户部对交趾的态度明显是摆烂,借钱都借不到,又谈何要人? 还是要指望老爷子啊! 治理国家属实不易,帝王就算再牛逼,也需要下面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人,去协助帝王治理天下。 皇帝和臣子历来都是相互妥协,皇权虽大,但也要指望百官给他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啥历来皇帝不敢太过于得罪文臣,当真是需要他们治理天下! 当朱雄英接触到这些之后,愈加会感觉到皇权的掣肘,也终于能明白为啥历史上很多皇帝要忍着御史、给事中的弹劾,忍着文臣的纠正德行。 “户部!” 朱雄英再次揉了揉眉心,低声呢喃。 …… 同一时间,朝廷的小朝会开启。 京师五品以上的掌实权高官已经依次进入奉天殿。 今日不平凡。 蓝玉摩拳擦掌,准备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也算是阴一波兵部的人。 不知等了多久,朱元璋才在郑和的陪伴下抵达奉天殿。 郑和唱礼,朝会开启。 这两日群臣的心里都安宁不下来。 关于皇孙监国之事如同雾里看花,有些人心知肚明,有些人满脑浆糊。 “启奏皇上,臣蓝玉有本上奏!” 就在群臣发愣之际,蓝玉已经抱着芴板出列。 众人有些狐疑的看着蓝玉。 这朝会才刚开始,气氛都还没热身,你蓝玉懂不懂规矩? 哪有皇帝刚坐下就上书奏请的? 再说了,现在大明又没有十万火急的事儿,至于这样么?深怕别人抢了你上奏一样。 于是众人都打量着蓝玉,想看看凉国公究竟要搞什么鬼。 朱元璋眉毛一挑,乜着蓝玉,沉声道:“奏来。” 蓝玉走出班列,弯腰对着朱元璋,道:“臣陡闻东南海域之上,有倭夷登陆嘉兴海盐,一村数十名百姓被伤,被杀!” “国家承平,倭夷此举无异不宣而战,东南沿海百姓叫苦不迭。” “臣请命,祈求领军远赴东海之上,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东南沿海的倭患,致使明东南百姓负伤死亡,这是对大国的挑衅,对国家尊严的侮辱,如果大明没有一点动作。 那么谁替百姓鸣冤?那么谁还敢久居东南沿海? 大国的威严何在?明廷的威严何在? 何为仁义之君? 什么样的国君该流芳后世? 其实每个朝代无论文武,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百姓! 只要百姓安稳的活在世上,不会遭受战争的洗礼,不必日夜担惊受怕,那么这样的统治者,在百姓眼中就是好的统治者,就该被流放万代。 蓝玉说完,兵部尚书茹太素便出列反对:“启奏皇上,国之大,好战必亡。” “臣私认为,当以礼部以外交方式和东倭日本谈判。” 户部侍郎傅友文也出列道:“国朝承平太久,当下以恢复民生经济为首要,我们现在也负担不起一场海外征战,经济后盾跟不上,打下日本的成本代价太大,且大明没有海上征战的经验,臣认同茹尚书之言。” 等傅友文说完,各科给事中言官也出列分析。 反正大方向都不建议大规模出兵远征日本,都觉得国朝还没有海上打仗的实力。 都察院右都御史也出列奏陈道:“启奏皇上,辽东建州女真人在边境闹了一场矛盾,北疆的鞑靼人也在边境制造动荡,臣认为,应当将钱财放在北疆,多给北平布政司拨款防御北疆和辽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