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迁这才发现王文,将手上文书轻轻放在一旁,端起茶呷了。 “怎么现在还没走?” 王文笑着道:“准备走了,恰好看到你这边灯还亮着。” 黄迁苦笑,对黄文道:“你那边上半年税收统计工作如何啦?各省汇总后要尽快送到户部司来啊!我们可都摩拳擦掌的准备汇总了。” 王文无奈的点头:“大部分已经统计完毕,只有交趾布政司了……哎,不提也罢,估摸着交趾上半年也不会有多少税收,他们能自负盈亏,不要问户部要钱,本官就谢天谢地了!” “上次还记得么?铁铉跑来问本官预支交趾布政司的财政,要三十万两白银。” “本官有时候,实在有些想不通……” 黄迁狐疑的道:“哦?王大人想不通什么?” 王文干脆坐在黄迁身旁,道:“当初皇爷是调解缙和铁铉一起治理交趾布政司的,你说为何独独解缙去交趾任了左参政,为何铁铉依旧还在应天?” “那么铁鼎石在应天扮演什么角色?” “我总感觉他就像个先锋官,他背后还有人实际控制着交趾!” 黄迁愣了愣,随即不动声色的将案牍上的题本交给王文,道:“王大人,这是皇爷今天交给我的。” “关于交趾商业户税调整的方案,你看看。” 王文有些不解,接过来之后,随意扫视,片刻之后,眉宇顿时拧了起来,眼神渐渐明亮,不由倒吸凉气。 长久之后,他才倒吸凉气道:“高!” “竟然还能用这种赋税的方法,去保持穷富均衡!这是谁提出来的?单单此功,恐怕都能在政绩上添上浓烈的一笔了!” 黄迁摇头:“不知道,皇爷交给我的。” “但我感觉,写这封户税的人,应当就是实际控制交趾之人,也就是你口中说的,站在铁铉背后的人!” 王文愣了愣,良久后小声道:“黄大人,你说……会不会是那位?” “谁?” “皇长孙!” 嘶!黄迁瞪大眼睛,震惊的看着王文。 王文道:“本官这么分析是有根据的,最近朝廷民间关于皇长孙的说法越来越强烈,皇爷却没有任何动作。” “很显然,皇爷在沉沙子,等沙子到了水底之后,皇爷就要舀水了!” 黄迁沉默了一下,看着王文道:“你的意思,这户税改制,是皇长孙提出来的?他还活着?” 王文点头:“嗯……额!” 王文脸色顿变:“如果站在铁铉身后的是皇长孙,上次本官没给交趾布政司预算,岂不是将皇孙得罪光啦?” 黄迁笑笑:“无碍,如果真是皇长孙,他的格局会这么低?因为你的一句拒绝,就问罪于你啊?这想想也不可能。” 王文咂摸咂摸嘴,道:“也是。” 黄迁道:“成了……回去吧,今晚早些睡,明天皇爷要带我去见一个人。” 王文一愣:“谁?” 黄迁摇头,随后眉宇一挑:“不知道。” 嘶! 王文似乎明白什么,猛地倒吸一口凉气。 翌日一早。 天空依旧微微下着细雨。 黄迁早早的在东华门外等着。 没多时朱元璋便背着手走来。 黄迁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如果不是老爷子走到眼前,远远看去,朱元璋和寻常农家老头没什么两样。 “走吧。” 朱元璋背着手,面无表情的带头开路。 黄迁战战兢兢的跟在朱元璋身后,心里有些忐忑,却也不知道皇爷召自己去见谁。 沿着应天大街很快走到秦淮河畔,没多时抵达应天贡院附近。 来到一处府邸前,老爷子背着手大喇喇的走进去。 黄迁迟疑了一下,紧紧跟着老爷子的步伐。 方才他抬头看了。 朱府。 这是哪儿? 黄迁忍住心里的狐疑。 老爷子似乎经常来,而且看着熟悉的程度,似乎已经家常便饭一般。 黄迁心跳如雷。 结合着最近各部堂关于皇长孙的风气,他似乎有些明白。 “老爷子,来啦?” 朱雄英走上前,搀着朱元璋:“坐,我给你弄点茶。” “昨日上街又买了一些糖果,我也给你端来。” 黄迁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颤抖的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面前这年轻人和皇爷的关系好到了极致,甚至比亲人还要亲昵。 黄迁有理由相信,皇爷已经默默和其相处了很久很久! 没多时朱雄英端着茶水和糖果走来。 朱元璋瘪瘪嘴:“咱不喜吃糖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