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眉头深深的拧起来了! 钟侍郎有些不解的翻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泉州知府王青禀奏:近日于外海,有海路巡检送来急奏,兵部员外郎方齐抑郁而死,船队祈求返航,奏请兵部批允……” 方齐……死了?! 等到钟勖详尽的看完了奏报之后,顿时打了个寒颤。 这人……还能活生生的抑郁死了? 这什么鬼啊! 钟侍郎此时额头已经大汗淋漓! 犹记得半个月之前,他信誓旦旦的在奉天殿夸下海口,说他兵部若是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对航海之事就此闭嘴! 那时候蓝玉堂而皇之的在奉天殿说他兵部的人不行,不能航海,会死人的…… 这个乌鸦嘴! 钟侍郎打了个冷颤,看完之后,心情复杂,久久难以平静! “.混账!简直混账!” “蠢货!方齐这个蠢货!航海之前拍着胸脯子说他不会出纰漏!还说自己就在水上长大的!这才半个月就顶不住了!” “怎么死都行!抑郁死了!这真真……在打兵部的脸啊!” 千挑万选,找了这么个天命之子,合着半个月就凉了! 他兵部的老脸朝哪儿搁啊! 这件事要是被蓝玉听到了,还不笑掉大牙! 随即,他又拿起了奏报,定定地看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只是很明显的,脸色久久的一片惨然,眼眸里阴暗不明。 好半响后,突的道:“走!走!去找茹尚书!快,快走!” 说实话,他已经没脸去找茹太素,真的丢不起这个人啊! 也不知道茹大人一把年纪了,能不能受得了这个刺激! 眼看着兵部水涨船高,这么大的笑话闹出来了,茹大人晚节不保啊顶! 没多时,钟侍郎就跑到了茹太素的值庐前,脸色蜡黄,嚎啕大叫:“茹尚书,茹尚书,出大事了!” 茹太素此时在喝茶,刚祛了暑气,浑身自在。 见得钟勖来了,只慵懒的抬了抬脸皮子,显得不耐烦,轻轻呷了口茶,他即将退休了,为人还是很讲佛性的。 他淡淡道:“何事?” 钟勖气喘吁吁的道:“出事了,出大事了。”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尽管钟侍郎已经四十有三,在茹太素眼中……还是太年轻了。 他微笑着道:“不急,慢慢说,天塌不下来嘛。”. 茹太素是个佛系的人,他今年比朱元璋小一岁,按道理来说,六十五岁的年纪已经是致士年纪了。 不过皇爷还没挑中兵部尚书的继承人,乃至于茹太素今年还在兵部当值。 不过六十五岁的年纪,早早已经适应了官场的生存法则,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掀起波澜的了。 茹太素摇摇头,看了一眼兵部左侍郎钟勖,心中暗自叹口气,还是年轻啊! 还是沉不住气。 “慢慢说,钟大人,先喝口茶罢。” 钟勖已经没脸喝茶了,两股颤颤的道:“茹大人,我说了,你要稳住心神啊!” 茹太素却是笑了,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淡淡的道:“这叫什么话?老夫自从二十六岁为官,如今已三十有九年,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当初北元余孽攻陕西,如此大的事,本官已经稳如老狗……哦,本官依旧不动如山,泰然自若,你且说说吧。” 钟勖见茹太素如此淡定,心下也安定了下来,便学者茹尚书一般,淡然的脱口道:“方齐死了。” 茹太素愣了愣。 方齐,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啊。 钟勖知道,茹太素可能记不清方齐了,毕竟方齐左右不过只是个六品员外郎,在茹尚书这种高官眼中,这种小鱼小虾记不起来也正常。 他提醒道:“下西洋试航的那个。” 茹太素淡淡端着茶盏,微微摇头吹口气,道:“原来是他啊!” 噗! 茹太素突然将滚烫的茶水猛地吐出来,震惊的看着钟勖,道:“你方才说什么?” 钟勖道:“方齐死了。” 茹太素猛地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好端端的人,才出去半个月,怎么就死了?” 沉默,只觉手中握着的茶杯在晃动,有些口干舌燥,想低头去喝茶,却发掘手有些拿不稳了。 人死了就死了,一个六品官而已,死了还有下面的人补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是当初自己在奉天殿言之凿凿的对蓝玉,对百官,对皇上下过保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