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别看他年龄不大,你们信不信,等他登顶权力中枢的时候,他能和他爷爷一样,将大明的文官能玩的团团转!” 他这个外甥孙,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在坐的这些武将们或许还不知道。 但蓝玉清楚。 当他想要出海的时候,他能让那群文官屁都不放一个,还嗷嗷叫的支持太明出海! 这搁在以前,就算老爷子想干这种事,恐怕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可却硬生生的被朱雄英,给做到了。 或许你会说因为红薯的出现,征服了太明文官,让他们看到海上之利。 可要不是朱雄英。将红薯拋出在世人面前,谁能知道? 从一个红薯,到推动出海在指定到郑和的出海,这一步步,都在那小子的算计之中。 从开始就推演出了结果,朱雄英这小子,绝对能将那群文官治的服服帖帖的! 蓝玉反倒是有些期待,朱雄英正式和大明文官们的交锋了! 众人听了蓝玉的话,纷纷为之一愣。 不禁都是思索了起来。 …… 另一边。 朱允熥便带着东富的守卫们,来到了清宁宫端敬殿。 这里一直是朱允坟母子居住的地方。 历来都是东宫主人,才有资格居住在清宁宫。 朱允熥此时面颊有些兴奋。 自郑和来通知他腾出东宫正殿的时候,朱允熥好几日没怎么睡觉。 “吕娘娘,二哥。” 朱允熥走来。 吕氏眉宇皱起,朱允炆面色也有些微变,见朱允熥带着太监和军兵走来,不免警惕道:“三弟,你这是何意?” 朱允熥笑着道:“没什么意思,弟来帮二哥和吕娘娘,搬家!” “你,你怎敢!”吕氏有些气到了。 朱允熥摇头:“吕姨娘误会了,这是皇爷爷让我腾出清宁宫的位置的。” “二哥,你要去皇宫武英殿。” 朱允熥警惕道:“做什么?” 朱允熥道:“大哥要及冠了,二哥不去庆祝么?” 此言一出, 朱允熥和吕氏纷纷大惊,面色顿变! 朱允熥挥手对侍卫和太监们道,“好了,你们帮着二哥和吕娘娘收拾东西,将清宁宫腾出来吧。” “哦,这些盆栽都放到端敬殿去,大哥喜欢盆栽,还有,在清宁宫开辟一亩地出来,大哥家里似乎也种了一亩地。” 朱允熥有条不紊的吩咐着,心里却已激动到极点! 大哥,要回来了啊! …… 六月初五这天,自清晨开始,天空就在下着暴雨。 夏黍的暴雨,总比冬日来的又强又猛烈。 街肆上鲜有行人。 整个应天城都被笼罩在暴雨之中。 朱雄英早早起床,选漱完毕,便泡了一壶浓茶坐在书房书桌前。 入夏之后。 应天城一片炎热。 如此大的暴雨。倒能给人解些暑气。 老爷子说明天会给自己行冠礼,朱雄英也不知道老爷子会怎么安排,他也没有想太多,便掀开书桌上从交趾而来的文书看了起来。 这些都是前些日子交趾的动向,交趾每一次的文书都有很大的时差性,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朝廷对地方上的掌控薄弱。 大都因为信息传递的滞后。 这就要求地方上的每个封疆大吏,都必须具备绝对的能力。 西南茶马互易区,已经被连子宁初步搭建起来。 交趾都司,也派兵在互易区巡查。 原户部司员外郎,现交趾右参议黄迁,也已经将一部分商业税收的累进税率规定下去。 总而言之。 交趾的框架搭建,都在按照朱雄英的意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朱雄英端着茶水,淡淡呷了一口,拍头朝外看去却见暴雨之中,有几人正披着蓑衣打着雨伞,直到书房几步之遥,朱雄英才看清楚,于是忙不迭出门迎接。 “舅姥爷,老舅,诸位叔叔伯伯,你们怎么来了?” 朱雄英有些好奇,“今天没开朝会么?” 蓝玉等淮西武勋,将雨伞搁置在一旁,将蓑衣脱掉。 “这才是真正的普天同庆!”常茂嘿嘿笑着。 这些武人在一起,总会将嗓门扯到最大。 没办法,经年累月的战场生涯,声音不大,震不住军兵。 声音不大,别人也听不到。 所以自古武将嗓门都大的很。 蓝玉狠狠瞪了身后一群人。这才对朱雄英道:“今日百官休沐,明日皇爷于武英殿设哀。” 朱雄英愣了愣。将心思按捺住,对蓝玉几人道。 “诸位长辈。我们去花厅喝茶。 说定,朱雄英带头来了花厅。 下人们很识趣的,开始纷纷给诸位淮西权贵斟茶倒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