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不是帖本儿死在东征的路上,太明岌发可危! 永乐三大征北,不知耗费国朝经济几何,这些,都是原生的大明人天然的弊端和短见。 我全部可以弥补上! 我为这个帝国做了太多事! 水枪火炮的理论改革。 先你一步下西洋。 开辟南海贸易港口! 这个帝国。 已经因为我改变了太多太多,我决不能让你拿走我的成果! “四叔!” “我也期待着,和你来一场真正男人之间的对决。” “我会在这五年内准备充足,我等着你从北疆来我江南看看!” “总有一天,我会将大明的都城,迁到北疆!” “总有一天,我会让万邦来朝世界,都屹立在我大明帝国之下。” “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汉人,都以生在大明为傲!” 暴雨依旧扑簌簌的落下。 朱雄英缓缓将拳头舒展,走到茶几前倒了一壶烈酒,仰头灌了下去。 一杯,两杯…… 直到他昏昏欲睡。 渐渐的,朱雄英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一个小小少年郎,因为师尊朱长夜原因,从棺椁爬出来,苦过,欣慰过,见识过人性的黑暗,见识过人性的光辉。 以前的一切一切,在这一晚,朱雄英将要全部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个崭新的大明皇长孙! 要从皇长孙到皇太子之间的转变,还需要时间。但朱雄英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遥远! 另一侧宫殿的二楼阁楼之上。 她抬起洁白的皓脑,痴痴的望着酒杯中自己的倒影。 已经许久没有审视过自己的容颜,她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依旧端庄华贵,依旧容貌极佳。 当年伺候太子之后,自怀朱允炆,太子就没动过自己。 她依旧带着几分极佳的容貌,可现在也只能自怨自艾。 望着清宁宫。 吕氏咧着嘴,狰狞的笑了。 当年也有个姓吕的女人,执掌了太汉的江山。 自己又比她,差到哪儿去了? 只要自家儿子登基……一切都能改变! 小雄英,上次你死了,不就好了吗? 为什么要出现在皇帝的视野之中,为什么要夺走我精心安排的一切。 现在。 你死还不行啊。 你要牵累老爷子,一起死了呢。 只有你们都死了,我的儿子,才能名正言顺的登基呀! …… 翌日一早。 雨虽转小,但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 老爷子一如往日一样,早早起床。 朱雄英睡的有些晚。 有些沉,不过也还是很早就起来了。 这是连日形成的习惯,就是今天有些不自在。 沿秦淮河晨跑。 如此小雨淅沥的天气,朱雄英最爱晨跑。 他洗漱完毕。 便出门。 见老爷子,此时正亲自端着粥水和油条,包子,摆放在石桌之上。 “爷爷。” 朱雄英赶忙走过去,接过老爷子手中的早餐。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臭小子,还没适应?该改称呼啦?” 朱雄英愣了愣,然后笑道:“皇爷爷,早啊。” 老爷子喜笑颜开:“这还差不多!” “吃饭吃饭。试试咱皇宫的厨子,是不是比外面的好吃。” 朱雄英点点头。 石桌上的早餐,几乎和寻日没什么两样。 朱雄英是一屉汤包,二个茶时蛋,一豌红署粥。 老爷子则是一笼小笼包,一个茶叶蛋,一碗红薯粥。 石桌上房被打伞给盖住,小雨渗透不了地上。 爷孙坐下,朱元璋得意的道:“你这个红薯,当真是造福了咱大明啊,现在咱不喝几口,心里都瘆得慌。” 说着, 老爷子便迫不及待的捏着肉包,朝嘴巴扔去。 似乎感知到朱雄英的目光,老爷子又在了半嚼慢咽才吃下去。 “这就对咯。”朱雄英笑了一声。 老爷子超然,随即又哼道,“咱真被你管的死死的,现在分明都知道咱是皇帝了,咱居然还吃你这一套。” 朱雄英笑着道:“因为皇爷爷您知道,孙儿这是为你好。” 朱元璋连连点头,“可不是么,子孙的一片心意,咱也还没看到你娶妻生子,还没看到重孙呐,要好好活着才对。” 朱雄英笑着道:“这才对!再说了,前些日子,紫清道观的一些徒子徒孙们,给老爷子算过命,说您老能活到九十呢。” 见老人脸上笑出了褶子,朱雄英不动声色的的默默叹息。 爷爷,您也老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