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灯火,都点起来。” 明亮的灯光,在王仕鸿昏暗的牢房内倏然亮起。 杨靖仔细盯着王仕鸿。 下午的时候,他还精神抖擞,甚至还在和皇孙叫板。 这才过了一下午啊! 王仕鸿此时,像个蔫了的小鸡崽一样,垂着脑袋,额头上全都是冷汗,嘴巴上干涸的已经起了皮屑。 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好像严重缺水一般。 但这才一下午啊! 杨靖一阵头皮发麻,再次朝王仕鸿身后看去。 赫然发现他的手腕已经结痂,根本没有任何异样。 明亮的灯光骤然亮起,王仕鸿仅仅眯起双眼,有气无力的道:“杨大人,你终于来了,我要水。” 杨靖挥手,“给他拿过来!” 水被拿了过来。 咕嚕咕嚕。 喝了两口之后,王仕鸿精神还是萎靡,他看着杨靖道:“杨大人,我招了,我都招了。” 杨靖一愣,开口道:“来人!记下!” 刀吏拿着笔和纸,走了过来。 杨靖再次对王仕鸿,开口道:“说!” 王仕鸿死气沉沉的道:“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杭州府知府,新安江河道衙门指挥使……” 一个个人名和职位,从王大人口中一点点说起。 杨靖眉宇紧紧蹙着。 他说的没一个名字,都是五品以上,掌控机要衙门的高官! 眼睛,脸色越来越愤怒! 等王仕鸿无力的说完,他耷拉着脑袋。口于舌燥的苦笑道:“杨大人,您还不如给我个痛快,何须这么折磨人?” 杨靖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手段,是皇孙使的。” 王仕鸿萎靡的双目,忽的瞪大,显得极其震惊。 “服了。” 王仕鸿道:“本官现在半死不活,杨大人给我个痛快吧。” 杨靖没理他,或者说他没这么多时间理会王仕鸿。 “将王大人松绑。” 冷冷丢下一句话,杨靖便拿着审讯出来的纸张急促离去。 王仕鸿被松了绑,然后痴呆的看着后面的水桶以及漏斗。 再将自己手腕的衣袖捋起,看到已经结痂的手腕,他忽然放声大笑。 “好手段,好手段啊!” “什么都没做,逼老夫交待了所有!” “哈哈,上几十年的官,一朝被一个矛头小子治的心服口服。” 牢狱内的懊恼、悔恨、自嘲等笑声,杨靖已经听不到了。 …… 出了牢狱。 他望着夜色,忽然打了个冷颤。 虽然在下雨。 可明明不冷。但杨大人已经忍不住打了寒颤。 说实话。到现在他都没理解朱雄英,究竟是怎么让王仕鸿开口的。 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就能起到这么大的威力! 杨靖手持雨伞,心里颤抖的走出刑部衙门。 皇城外郭是一条长长的甬道,朝左是通往皇宫,朝右是通向东宫。 朱雄英说过,审出来名单,要第一时间去找他。 毕竟老爷子现在还在位,老爷子依旧是大明的这片天! 如果他真先去找朱雄英了。这无疑就意味着害了朱雄英。 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是亲爷孙,久而久之,当群臣忘记朱元璋而只知朱雄英的时候。 那就意味着朱雄英和朱元璋的隔阂,即将产生。 杨靖是何等的聪慧,对官场和权力拿捏的是何其精准,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判断,怎么做才会对朱雄英最有利处! 深夜的谨身殿,朱元璋批了一会儿奏疏,便准备去歇息。 恰这时,门外有太监蹑手蹑脚走来,小声道,“皇爷,杨尚书求见。” “杨靖?” 朱元璋有些疑惑,随即想起今天才让朱雄英去审嘉兴、海盐知县,想来是为了这事而来。 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朱元璋也没指望朱雄英,很快就能审出来什么。 审人也是一门学问,是洞察人心的一门学间。 朱元璋也是为了朱雄英好。 “哦,让他来吧。” 朱元璋端坐在龙位上,端着茶,漫不经心的喝着。 没多时,杨靖急促走来。 “臣杨靖,参见吾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