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纷纷走出考场,他们的脸上既有疲惫也有释然。 他们相互交谈着考试的感受和心得,分享着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尽力了,都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过。 科举考试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人生的历练。 它让无数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也让他们明白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一处驿馆内! 许多学子都在讨论着这次的考试,驿馆内人声鼎沸。 有人侃侃而谈,有人信心满满,有人满脸愁容…… 距离放榜还有一段时间,乾坤未定,说什么都没用。 时间飞逝! 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放榜之日,天色初明,皇宫外早已人声鼎沸。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既有焦急等待的考生及其家属,也有慕名而来的百姓,他们纷纷涌向皇榜张贴之处,希望能第一时间目睹科举的辉煌成果。 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也在为这场盛事增添一份神圣与庄严。 随着鼓声响起,皇宫大门缓缓开启,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手持黄榜,步出宫门,宣布科举放榜的正式开始。 他高声宣读着榜上名字,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人群中的考生们,有的神情紧张,手心冒汗,他们紧握双拳,默默地祈祷着自己的名字能被宣读; 有的则面露微笑,胸有成竹,似乎已经预感到了胜利的到来。 而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时,他们无不欢呼雀跃,激动得热泪盈眶,与家人、朋友紧紧相拥,共同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 而那些未能上榜的考生,虽然脸上难掩失落与沮丧,但他们并未气馁,而是相互鼓励,约定来年再战。 他们深知,科举之路漫长且艰辛,但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梦想成真。 随着黄榜的缓缓展开,人群也沸腾起来。 “中了!” “我终于中了!” 杨浦满脸的激动,激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啊! 杨荣看着自己名字上榜,同样也是激动不已,虽然他很有信心,但是真到这一刻,依旧免不了激动。 人生有四大喜!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如今他金榜题名,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怎么能不高兴? 而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这榜上怎么都是南方人?北方学子怎么一个都没有?”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众人的注意。 “对啊!怎么都是南方人?” “怎么回事?” “这里有内幕!” 北方学子顿时感觉自己的功名被人盗取了,一时间愤怒不已。 “什么内幕?” “你们北方人学艺不精,还怪起别人了?” “就是!你们不好好用功,在这质疑什么?” “你说什么?” “你再说一遍!” “说你怎么了?” “你混蛋……” 顿时双方便扭打在一起! …………………………………………………… 御书房内! 毛骧匆忙走进御书房。 “陛下,出事了!” “嗯?” 朱元璋眉头微微皱起,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向毛骧。 “出什么事了?” “启禀陛下,宫外南北学子打起来了。” “原因是刚刚放的榜,上面全都是南方学子,北方学子竟无一人。” “什么?” 朱元璋当即就怒了。 “混账!难不成咱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吗?” “主考官是谁?” “是苏伯衡!” “混账!立刻让他来见我!” “是!” …………………………………… 不多时,苏伯衡战战兢兢的走进了御书房,扑通一声跪下。 “罪臣苏伯衡参见陛下!” 他已经知道了放榜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差点没晕过去。 这他妈的是诅咒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啊! 这若是处理不好,引起北方学子的不满,真的就会断用大明的半壁江山。 分裂国家,这罪名可不是他能背得起的,轻则灭九族,重则遗臭万年。 对于文人来说,名声就是他们的命,不,比命还重要。 他祖上可是北宋的大家族啊! 他就是北宋名臣苏辙的九世孙,这要是背上这个名声,九泉之下,苏辙非打死他不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