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这兵锋汹涌的乱世,如果真的城破了,如果他真的护不住妻子——那么,这个孩子没办法生下来,也许还是件好事? 夫妻两个一心一意,在军寨当中留了下来。二月,鞑子大军已经把军寨团团围困,日夜猛攻,阿节几乎每天都待在城头。 一直打到四月,周围连降暴雨,战斗才略微减缓。他回家修整的时候,已经足足瘦了20斤,走路都有点打晃: “让我歇一歇,歇一歇,好好睡一觉。啊……希望这雨一直下,别停……” “别停就可以了吗?”年轻少妇过来为他脱卸铠甲,解开他的头发,放到热水盆里轻轻揉搓。 围城数月,城里什么物资都缺少,更不用说连续的暴雨天,想要有充足的干柴都不容易。 也就是阿节是城中主将的儿子,被人叫一声少将军,这会儿才能有盆热水。即便如此,这水洗了头发,还要拿来洗脚: “是不是大雨一直不停,鞑子就攻不上来了?” “哼,自古大雨天就没法出兵。鞑子是骑兵居多,不适应南边湿热,雨天仰攻更加没法打。最好下上十天半个月,下到酷暑来临——” 沈乐在一边用力点头。古代战争就是这个问题,受气候影响特别大,天气一糟糕,就没法出兵打仗。 能在雪夜出兵的,基本上都是神人,比如李愬雪夜入蔡州那一役。而能扛住连绵大雨的…… 呃,这个比大雪还难扛,主要是大雨一直下,军营里的卫生状况会变得很糟糕。 别说瘟疫流行了,就算军人们大量得脚气,也会大幅度削弱战斗力! 别说古代军人扛不住,连灰色牲口,索姆河填线宝宝都扛不住! “那我得多整备一些药草。”年轻少妇显然也知道这一点,眉宇间笼罩轻愁,立刻起身: “我们虽然有房子住,天时不好,也容易生出瘟疫。而且,大雨之后酷暑,暑气熏蒸,也是会出问题的时节……” 她快步出去,整顿军寨里的药草储备。整来整去,怎么算都不够,不得不返回自己房间,点了三支草香: “诸位叔叔伯伯……” 香烟袅袅,贯入笔筒。很快,笔筒就轻微亮了一亮,一个指头大的小泥塑跳了出来,落在案上: “需要药草是吧?没问题,你列好单子,我让它们去采!” 哪怕附近十里被鞑子军营控制,周围的山精水怪,跑远一点也能采到!这种事情,交给它们做,最方便了! “那倒是不用……只要能给外面传信,后方还是能买到药草的……只是,要把它们运回来,还要拜托诸位了……” “没问题!交给我们!” 沈乐就眼睁睁地看着月黑风高,大雨倾盆之夜,一群泥塑鱼贯跳出笔筒,组成了小小的送嫁队伍。 然后,队伍没入地底,消失不见。沈乐很想跟着去看一眼,奈何记忆回放不提供这种功能,只能眼巴巴地在原地等来等去。 话说,传统法术有“五鬼搬运”这一门,这批送嫁泥塑,几百个不止了吧?要改成什么名字?百鬼搬运?五百鬼搬运? 他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出名字来。好在队伍顺着地脉远行,只一晚上,就哗啦啦冒了出来,在仓库里排成整齐的队列。 一抬抬嫁妆上面,捆满了各种各样的箱子、袋子,药香扑鼻而来。 “只能运这一次了……鞑子围得紧,回来的时候差点被发现……” 为首的神将向自家小姐报告: “军气太烈,我们不太受得住,要好好休息休息……三个月之内,别叫我们……” 它们鱼贯跳回笔筒,安静休息,享受女主人的早晚三炷香火。有了这批药材,军寨平安度过了大雨季节,和之后两个月的酷暑季节。 然而,年轻将领阿节盼望的胜利,还是迟迟没有到来: “鞑子还没退兵!” “据说吕大人带战船千余艘,要逆江而上,增援我部……” “吕大人打了败仗,退回去了……” “吕大人又战败了……” “吕大人又又战败了……” 三战三败,期待的援兵,期待的增援物资并没有来。到了七月,一个更大的噩耗传来: “鞑子军全力猛攻!鞑子可汗亲自过来督战了!” “如果能打死那个可汗,围城就能解了。”城头上,阿节手搭凉棚,遥遥望着城下的烈烈旌旗: “怎么样,能冲一次吗?” “太难了……”身边十余勇士环立,都是面露难色。论短兵相接,他们要两个人,才能顶住一个鞑子; 论地势,军寨居高临下,想要抵御鞑子不难,可一旦冲出去,几乎就没法回来。 冲到敌人军营,看似只有一里路,可这一里路,五百勇士都打不穿! 军寨当中,能够担负冲阵任务的核心勇士,又能有几个五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