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古代的含元殿! 没有被毁掉的含元殿! 沈乐一双眼睛几乎不够用了。他竭力控制自己微微低着头,保持礼仪,以免被当场赶出去,一边走,一边拼命四下观察: 根据后代的遗址发掘,和考古的复原想象,这座含元殿是一个建筑群体,主殿面阔十一间,坐落于三层大台之上。 先前在外面等待召见的时候,沈乐已经仔细看过、数过,这些特征都是对的,包括殿前方左右两侧稍前处,那一双遥遥相对的楼阁,翔鸾阁和栖凤阁,三重子母阙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砖砌墩台。 包括含元殿两侧的钟鼓楼,倚靠台壁盘旋而上的龙尾道,整个巨大的凹字形的建筑物,整体都和复原模型基本吻合…… 不过,这大殿的高度,宽度,深度呢? 龙尾道的长度呢? 为什么他的本事比导师差太多,为什么他不能远远的看一眼,就估计出大殿的尺寸,为什么他的眼睛不是尺…… 沈乐一边懊恼,一边拼命观察,拼命记忆。跟随礼官引导,走到殿前,下拜什么的,基本上是靠着本能在做。 好在他并没有排在第1个,整个使者队伍,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恍恍惚惚的模样,甚至还有人同手同脚,有人激动得当场哭出来,并没有显得他特别突兀…… 拜礼之后,郭显取出文书,双手举过头顶。大概是怕他殿前失礼,整个流程安排上,并没有让他亲自向皇帝奏报,而是有一位专门的官员接过去,亮开嗓子,大声朗读文书。 整个含元殿安安静静的,只听到那位大嗓门官员的声音抑扬顿挫,在正殿内回荡不止。 沈乐就算拼命竖起耳朵去听,大概也听不明白这些文言文,何况他这个时候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含元殿的建筑结构上: 屋檐到底是单檐还是重檐! 屋顶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地砖是什么样的,墙壁内部的颜色和图案是什么样的,柱础是什么样的! 每一样都要看清楚,一样都要仔细记下来,等到从这段记忆当中出去,要立刻把它记录下来,绘制成图册! 虽然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但是为了重新看一遍,就故意死出去,然后再重新走一遍回纥道,这也太折磨了…… 能够一遍完成任务,绝对不要再来第2遍! 沈乐死命的看着,记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奏表已经朗读完毕,整个大殿上一片安静。寂静中,忽然响起了轻轻的哭声: 谁啊? 谁在这里哭? 沈乐好奇的抬头看了一眼。远远的,深深的宝座上,端坐着的那个人正以袖掩面,哭声越来越大: “朕……没想到……朕真的没有想到……还有如此忠勇之士……远在两府四镇,坚守多年……朕对不起你们,朝廷对不起你们啊!” “陛下何出此言!” 跪在队伍最前列的郭显爆发出一声嚎啕,以头抢地。很快,整个使者队伍,全都爆发出高高低低的哭声,听起来像是被皇帝感动了。 沈乐默默翻个白眼,也只好往地上一趴,用袖子掩住脸,努力研究地砖上的花纹: 喂,不至于这样的! 消息和奏本已经递上去这么多天了,我们学习跪拜磕头,都学了这么多天了,皇帝不至于第一次听说的! 也不至于突然就被感动到,突然就哭成这样! 你们这样陪着他哭,到底是为什么呀! 没办法,身在这种场合,只好演戏。沈乐耐心地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周围的臣子们,此起彼伏劝说,求皇帝不要悲伤,以免伤了龙体。 又等了好一会儿,皇帝总算哭完了,又陷入了一种亢奋的激动状态: “这样的忠勇之臣,朕要封赏!大大的封赏!要给他们封王!” “陛下!陛下三思啊!自古非军功不侯,非同姓不王,封外臣为王,不祥啊!” 一个沈乐不认得的大臣又开始干嚎。皇帝在上面怒吼,脸颊潮红,口水乱喷: “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赏!此臣子远隔西域,耿耿孤忠……” 接下来又是一大通沈乐不太听得懂的话。皇帝不但反驳,还亲自走下来,一个一个把西域过来的将士亲手扶起。 被他扶起来的将士,几乎每一个都脸色胀红,双目含泪,差一点就要再次跪下去磕头: 皇帝老爷亲手扶我了! 这是多大的光荣啊! 这双手,可以一辈子不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