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贵客-《雪越宫闱》


    第(2/3)页

    而立之年,在一群不惑、花甲的同僚中,十分醒目。

    瘦长的身体在知府面前依然站的笔直,微扬的下巴,果然和前世一样清傲。

    此人名唤梅傲雪,神武国十三年的探花郎。为人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权贵。

    被人暗地里使了绊子,当权者一句:“你姓梅?倒是和扬州梅县有些缘分,不如就去那里述职吧。”

    一个探花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被点到千里之外的江南小县,做了一个七品芝麻官。当时,就成了全京城的笑柄。

    连同进士出身,少有后台的都进了翰林院。而他堂堂一个探花郎,十年寒窗,最后竟外放做了穷乡僻壤的县令。

    梅县,顾名思义,真是梅树漫山遍野的小县城。

    不同于水土丰饶的其他江南诸县,梅县多丘陵,少平原,而且土壤贫瘠。加上满山的野梅树,当之无愧的的扬州贫瘠之地。

    梅傲雪带着妻儿在一片嘲讽和孤立中,来到梅县。

    这一晃,就是十年。

    从最初抱着京城召回的书信,到如今彻底放弃希望,没有人知道梅傲雪的心境,也没有人关心。人心无外乎向来是捧高踩低。

    只因州学成绩实在落后昭明和文渊两大私塾,苏知府才不得已让探花郎出身的梅傲雪兼任州学院长。

    自此,州学大大缩短了同昭明和文渊的差距。

    但是,生源选择学院也不单单看师长学问,还有人情世故。

    自古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三大书院自然逃不出此规律。

    昭明书舍乃是前朝帝师所创,现任院长是洪武年间的进士,五年前辞官告老还乡出任院长,和京城里的关系千丝万缕。

    不仅学院里的先生文采出众,而且可以通过关系,为出类拔萃的学员在京城打点疏通。

    这世间不乏确实有单纯为学问而科考的,但大多数人都是冲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官途乃是绝大多数人科考的最终目的。

    而昭明书舍也不白白为学生打点,这些学子将来若是能平步青云,都是他们在京城里的门生和故交,互相助力罢了。

    至于文渊书舍,乃是京城望族文渊阁大学士窦开元的本家创办。文风极好,人才辈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