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龙盘虎踞(二)-《明末大宗师》
第(3/3)页
“臣尚未见到象升,不知他是否赞同。他明日前来陛见的时候,陛下不妨当面问他一问,听听他的意见;如象升也主张行款,廷臣中纵然有人反对,力量也就小了。”杨嗣昌的话还是老谋深算,其实在他的心中,认为那些不同于行款之人,差不多都是不大受到重用的朝臣,显然深受国恩的卢象升不再此列。
崇祯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他感到了外廷群臣,在这个问题上给自己很大的无形压力,并且担心连杨嗣昌也会对他的急于向满洲议和的苦衷不能够十分谅解,于是又道:“朕原来也是不主张行款的,无奈年年打仗,又加上灾荒不断,兵饷两缺,及内不能及外,只好对东虏暂时行款。俟内乱敉平,腾出手来,就可以对东虏大张挞伐。可惜外廷臣工,多不明朕之苦衷!”
“陛下所谋深远,自然非是一般臣工所能明白的。然如抚事告成,利在社稷,有目共见,今日哗然而议者,彼时即哑口无言矣。”杨嗣昌深悉国事日艰难,他对崇祯的国策很是赞同。
“但愿能够如此才好。”崇祯的神情重又恢复如常
“昔时对俺答议款,反对者何尝不多?等到款事告成,俺答受封为顺义候,贡马互市,从此相安无事,朝廷得解除西北边患,并力用兵东胡,众人始知对俺答行款为得计,今日之事,与昔日何其仿佛。”杨嗣昌是饱学之士,他的心中也盼着能够遵循旧例,让垂死的大明重现曙光。
“卿言甚是。”崇祯深深感到“吾道不孤也!”,他很是欣慰自己有这样一位以大局为重的首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