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地狱进行曲(11)-《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托维的决定没错,特萝蒂娅与吕特晏斯的决定也没错。但所有人都忘了指挥着本土舰队的不是保守的福布斯,而是坎宁安。那个敢想,敢做,敢冒险,敢打拼的原地中海舰队司令。遵循常理,被动等待永远不是坎宁安的风格,否则就不会有“夜袭塔兰托”了。

    接到托维的命令后,坎宁安并没有单纯的完成防御任务。他违背命令,私自指挥舰队以逆时针方向绕着冰岛转了一圈后开始北上。在北极圈海域内转了两天后见天气不适合航空队出发,便又指挥着舰队向南航行。

    1941年9月5日,例行侦察的舰载机传回消息。在100海里处发现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队。计航母一艘,战列舰一艘……。消息到这里就中断了,估计是侦察机被击落了。“乔治五世”号上的参谋们认为这可能是德国人的陷阱,因为他们距离皇家海军舰队的巡逻地点实在太近了。德国人很有可能想再来一次“格陵兰海海战”,将整个皇家海军全部消灭。而那支航母舰队就是诱饵。坎宁安本人却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下令“胜利”号上的舰载机出发,战列舰编队向德国舰队加速前进。同时联络托维,让托维将这片海域中最近的巡逻舰队全部召集起来,围剿“齐柏林”。

    因为能随时监控皇家海军的联络电报,特萝蒂娅与吕特晏斯有些过于放松了。他们以为所有英国舰队的活动范围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们便在英国舰队巡逻海域边缘等待补给。只要补给一完成便让舰载机趁夜出发,袭击停留在外的本土舰队。直到那架英国侦察机出现在舰队上空后才发现自己过于托大了。

    “齐柏林”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斜角飞行甲板发挥了惊人的弹射性能。最轻的Bf109T在短时间内全部升空,向着英军侦察机飞来的方向前出拦截。Ju87T则开始挂上炸弹,一架架飞上天空。

    双方舰队各有一艘航母,“齐柏林”的舰载机搭载数量是“胜利”的2倍。只有48架舰载机的“胜利”号无论怎么看都不占优势。但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却是德国海军不能相比的。“胜利”号身边的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的防空火力让整支舰队便成一只刺猬。曳光弹在舰队上空组成了一张密集的火网。参加攻击的德军飞行员们知道,这次可不是“格陵兰海海战”,他们的任务不是拖延英军舰队,而是集中力量击沉那艘航母。于是Ju87T冒着满天火网向着“胜利”号俯冲,Bf109T则与“海喷火”交织在一起。面对“海喷火”,在性能上完全不占优势的Bf109T只能两两援护,努力拖延住对方。

    在“胜利”号上空展开激战的同时,“齐柏林”也迎来的它的第一场正式防空战。高空中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Bf109T同样被“海喷火”缠住,面对“梭鱼”与“大青花鱼”的攻击,“齐柏林”与“兴登堡”以及6艘驱逐舰提供的火力实在过于单薄,以高速防空战列舰为目标设计的“兴登堡”一艘船便占了整个防空火力的一半。

    在炸弹与鱼雷的攻击下,“齐柏林”左突右闪,险象环生。两枚炸弹落在了它的飞行甲板上,直角飞行甲板前段被炸出个大洞,无法使用。后方的第二升降梯也被炸成一堆废铁。左侧甲板挨了一枚鱼雷,让整艘航母向左倾斜了5°。如果不是“兴登堡”在最后时刻用身躯挡住了两枚射向它的鱼雷,恐怕这艘德国海军唯一的航母就会消失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之下。当然陪葬的恐怕不仅仅是船上那些船员,甚至连吕特晏斯与雷德尔也会因任海济的愤怒而被处决。

    海战在10分钟后结束。面对精锐的德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正式服役才4个月的“胜利”号便带着他的700多名船员与23000吨的身躯消失在海面上。“齐柏林”与“兴登堡”两舰中创,不得不返回基尔港修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返回德国补充舰载机。为了减少在海域停留的时间,特萝蒂娅下令将返回的舰载机全部丢入海中,只回收飞行员。为此他们失去了72架舰载机。

    唯一值得德国人庆幸的是,有经验的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们在“格陵兰海海战”中几乎全部战死,参加这次袭击的飞行员经验太少,训练度不足。在北大西洋汹涌的波涛中命中率低下,否者德国航母舰队的损失就不会只有这么一点了。

    等坎宁安率领着战列舰编队到达时,德国海军已经离开了这片海域,海水中漂浮着无数舰载机残骸。尽管之后战列舰编队中的水上侦查机一度找到了德国航母舰队,但很快就被在舰队上空飞行的Bf109T击落。在得知“胜利”号被击沉的消息后,坎宁安被迫停止追击。他深怕继续追击下去让舰队陷入U型艇的包围之中。

    这场小小的海战双方战成平手。皇家海军虽然失去了“胜利”号航母,但新的光辉级航母“不挠”号马上就能加入队列。而遭到中创的“齐柏林”与高速战列舰“兴登堡”则需要在船坞内躺上至少3个月。2个月的时间差似乎足以让大英帝国完善冰岛机场,从新夺回北大西洋控制权。

    如果说海战是英德双方打成平手的话,那北非战场就为丘吉尔送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那个曾经打得丘吉尔差点尿裤子的“沙漠之狐”,在哈尔法亚隘道遭到重大打击。新上任的英军北非司令奥金莱克不仅让墨索里尼成为“恺撒二世”的梦想破灭,更是将隆美尔与他的北非军团赶回了托布鲁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