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与苏联人一样烦恼的还有英国人。 丘吉尔最近过得可以说是如坐针毡,巨大的压力让他原本闪亮的秃头都有些暗淡下来。 大英帝国通向胜利的道路远远看不到尽头,在无边的黑暗中大英帝国必须使尽全力才能抵挡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在托维与坎宁安的努力下,冰岛机场终于恢复正常运作。不过距离大英帝国最终取得大西洋上运输战的胜利却依然遥遥无期。“齐柏林”与“兴登堡”的重新出港,让整个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如临大敌。再加上“卑斯麦”与“提尔皮兹”这两艘战列舰,让英国海军官兵们的神经都快蹦断了。英国人的海上生命线依然受到德国海军的威胁。而居住在英伦三岛上的人们生活条件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只要一天没有接到击沉这四艘船的消息,丘吉尔就一天心神不宁。 因此在日军向东南亚高速推进的时候,丘吉尔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派遣战列舰前往支援。结果当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丘吉尔这个至远东方面军不顾的行为成了反对派们攻击的主要手段。反对派们认为如果丘吉尔派遣舰队前往远东支援,日本人就不可能占领新加坡。嗯……如果依照历史来看,就算丘吉尔派了舰队去。结果也是一样……顺便再搭上那些船…… 之后日本在东南亚的快速扩张也让丘吉尔紧张万分。这个国家的军队用令德国人都为之汗颜的速度高速扩张着。军队骑着自行车,靠着双腿一路向南扫荡。在赶走了远东的荷兰人,英国人,美国人后这个国家的军队似乎很快就能开进印度。大英帝国的远东方面军现在正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远东方面军已经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去支援北非战场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德国北非军团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行动了。 重新休整后的德国北非军团一边高唱着《我们的将军隆美尔》,一边沿着海岸线再度向东前进。他们在指挥官隆美尔的带领下,从英军个部队之间的链接处穿插而过,将解决包围圈中英军的任务交给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意大利人,之后高速杀向哈尔法亚隘道。 虽然早已做好准备,奥金莱克依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个优秀的英军指挥官没想到作为陪衬的意军在行动上如此果断,迅速。 好吧,其实意军只所以一反常态,如此勇猛是因为现在的英军已经不是41年的那支北非英军了。缺少人员,装备以及补给的英军虽然依然有着坚强的意志,但战斗力却一落千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奥金莱克再优秀也无法指挥着这么一支缺兵少粮的部队与凶猛的德军交战。这个时候最喜欢欺负弱小的意大利人面对无法还手的敌人,也变得勇猛起来。 1942年,任海济在下一盘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大到足以害死德国与他自己的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