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它可以独立于六部之外,也可以在工部之下。” “专门用于研究科技,让我大明迈上科技强国的道路。” “它研究,工部来实行!” “比如枪械、大炮、手雷,等等军工,都可以让他们来研究。” “如此一来,我大明还会弱吗?” “而且这些研究也可以用于民用,改变我大明的基础设施。” “比如说,之前的水泥,可以用来铺路,建房子。”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你才能更好的发展。” “货物才能更好运输。” 朱元璋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确实该实行。” “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实行?” “简单,在全国范围招收能工巧匠,让他们都来为朝廷效力。” “他们的职责就是为我大明研究各类科技,比如枪械、大炮等等。” “只要有实力,那就可以为国效力。” “名字嘛!就叫大明基建!” “大明基建?” “这基建是何意?” “基础建设呀!” “哦哦哦哦……” 朱元璋点点头。 确实,是基础建设! 修路也是基础,枪械也是大明军队强盛的基础。 这名字很贴切! “名字不错,也算通俗易懂!” “那就叫大明基建吧!” “这还不够!” “嗯?” “还有其他的?” “当然有了!” “得有传承啊!” “总不能一代人过去了,大明基建就关了吧?” “这个倒是!” 朱元璋淡淡道。 “那就招收嘛!” “一年,或者三年招收一次。” “这样不就可以源源不断了吗?” 朱元璋捋着胡须笑道。 “不行!” “嗯?不行?” “为何?” “当然是不够专业了。” “不够专业?” “对!” “如果大明基建设立,在全国范围之内招收,招收上来的肯定都是最顶尖的。” “往后那些招收的,肯定没有这么专业。” “虽然进去大明基建以后可以让那些人带,但是这不是我想要的。” “那你的意思,应当如何?” “再设立几个学校,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在学校里,给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给他们灌入为大明为国家效力的思想。” “这些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学个几年,进入大明基建,上手比较快。” 第(3/3)页